新書選介
   字級設定  字級設定小字型按鈕 字級設定中字型按鈕 字級設定大字型按鈕   
 
請選擇:
 
   112年 10月第1期新書選介

書名 明清時期皖南宗族與區域文化關係研究       
作者 談家勝,金晶,江慧萍著
出版社 蕪湖市,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7567651531
冊數 1冊
語言 簡體中文
主題 宗族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文化史 -- 安徽省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安徽省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緒論

第一章 皖南地理、行政及區域文化研究
第一節 皖南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 皖南的行政建置
第三節 皖南區域文化研究

第二章 明清時期皖南宗族社會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族姓的遷入與繁衍
第二節 宗族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第三章 明清時期皖南宗族與教育文化
第一節 皖南教育概況
第二節 皖南宗族與文教事業
第三節 皖南宗族重視教育的成效
第四節 皖南宗族教育的反哺作用

第四章 明清時期皖南宗族與物質文化
第一節 皖南宗族與村落的形成
第二節 皖南宗族與村落空間的營建
第三節 皖南宗族與村落的“禮儀標識”
第四節 皖南宗族與村落的交通設施建設
第五節 物質文化建設的反哺作用

第五章 明清時期皖南宗族與非物質文化
第一節 皖南宗族與戲劇文化
第二節 皖南宗族與儺文化
第三節 皖南宗族與傳統手工技藝文化

第六章 結語與思考
第一節 基本結論
第二節 思考與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書名 明清時期中原礦業研究       
作者 趙長貴 著
出版社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7513670913
冊數 1冊
語言 簡體中文
主題 礦業 -- 中國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明代以前中原礦業發展史略
第一節 中原富饒的礦產資源
第二節 明代以前中原礦業的概況

第三章 明清時期中原礦業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明代中原礦業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清代中原礦業的發展概況

第四章 明清時期中原礦業發展的驅動力
第一節 中原的礦產質良易采
第二節 明清時期礦業技術的進步
第三節 明清時期礦禁日漸鬆弛
第四節 人們謀生謀利與日常生產生活的需要
第五節 反掠奪護礦權刺激

第五章 明清時期中原礦業的特點
第一節 礦冶的組織性與無序性
第二節 礦冶的間斷性和季節性
第三節 以採煤為主和採礦冶煉區域的不均衡性
第四節 採礦的盲目性和高風險性
第五節 礦冶急功近利的掠奪性和破壞性
第六節 礦工勞動條件和待遇的惡劣性

第六章 明清時期中原礦業的影響
第一節 礦業惠及百姓生活
第二節 礦業促進中原社會經濟發展
第三節 礦業引發社會問題
第四節 採礦冶煉影響生態環境
第五節 激發愛國熱情——以福公司採礦為中心

餘論
參考文獻
後記
書名 先秦漢唐時期中原農業問題研究       
作者 喬鳳岐 著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7010248844
冊數 1冊
語言 簡體中文
主題 農業史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農業經濟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緒論
一、中原概念的差異性及在本文中的界定
二、研究框架及主要內容

第一章 中原地區的自然條件
第一節 地貌與土壤
第二節 河流水系
第三節 氣候條件

第二章 農業文明的肇興
第一節 石器時代的原始農業
第二節 銅器時代農業的發展
第三節 鐵器的出現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第三章 漢唐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產
第一節 中原地區主要農作物與生產工具的改進
第二節 水利興修與灌溉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 地主田莊的生產活動及其特點

第四章 漢唐賦役制度與農民負擔
第一節 漢晉農民的身份地位及承擔的賦役
第二節 北朝的賦役制度
第三節 隋唐賦役制度的變革

第五章 農村的基層管理
第一節 農村基層組織的演變
第二節 農村基層組織的社會職能
第三節 農村基層官員的獎懲

第六章 農業生產的週期破壞
第一節 土地兼併與農民週期性貧困
第二節 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第三節 政府的應對政策

第七章 農產品貿易
第一節 商業與農業的關係
第二節 集市貿易與市鎮繁榮

結語
參考文獻
書名 明代哲學的源與流       
作者 張昭煒,程海霞編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
ISBN 9787301336724
冊數 1冊
語言 簡體中文
主題 明代哲學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哲學 -- 中國 -- 明(1368-1644)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兩宋時期

所以與必然:朱子天理觀的再思考/楊立華
不已、生生與對待——《程氏易傳》中的天道觀/唐紀宇
試論張載生死觀/何紹錦
“朱子學”概念解析/鄧慶平
朱熹與張栻工夫論異同辨析——以《太極圖說解義》為中心/李麗珠
張九成對《大學》致知格物的心學詮釋/李春穎

明代前期

明代嶺南心學的思想旨趣及特徵/景海峰
論湛甘泉對理學與心學的融合——以“隨處體認天理”為中心/徐亞豪
明代荒政思想略析/陳前軍

王陽明及王門後學

明代的民間儒學與民間宗教——顏山農思想的特色/陳來
作為良知倫理學的“知行合一”論——以“一念動處便是知亦便是行”為中心/吳震
知行合一的德行內涵/陳清春
“大良知”的承續:走向“調適”的“內在超越性”/程海霞
王陽明的格物說的演變/鐘治國
歐陽德良知本體論和致良知工夫論研究/宣炳三
良知精微之體的喻指與表達——王陽明與王龍溪對《中庸》要義的詮釋/張昭煒
明宗與辨異:李材對何為儒學的思考/李璐楠
晚明關學融通陽明心學的理念/常新
《孫子參同》與《孫子諺義》比較研究/張捷

明末清初

從民本走向民主的開端——兼評所謂“民本的極限”/李存山
“繼善成性”的詮釋與明清之際的人性論/廖璨璨
從“知言”到“知道”:王船山論本體之知/周廣友
王船山政治哲學的基調/穀繼明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中的“幾”概念/馬天威

近現代

身心內外:方位隱喻的中國意義/匡釗
《尚書》版禪讓說及其歷史政治文化意義——在缺點、批評與修正中成長起來的“崇高虛構”之真/王生雲
從王國維“清學三變說”看《皇朝經世文編》經世學譜系/馬曉見
論勞思光對現代文化困局的梳理與回應——從《當代西方思想的困局》入手/馮駿豪

後記
書名 闕裡論學:經典・思想・社會       
作者 魏衍華 主編
出版社 濟南市,山東友誼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7551623872
冊數 1冊
語言 簡體中文
主題 儒學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前言

早期經典文獻研究
“《詩》亡然後《春秋》作”發微
《春秋》“天子之事”發微
《春秋》“禮義之大宗”解
《孟子》“述仲尼之意”解
孟子以史論《書》研究
古聖先賢思想研究
周公悌德思想研究
從周公“制禮作樂”看西周禮樂文明的高度與深度
孟子的“聖人”觀研究
孟子“以承三聖”的歷史、思想、哲學世界
先秦儒家禮學“內向化”的三次轉向
“禮之本”釋讀
儒學與社會治理研究
《論語》國家治理思想的要義
孔子“制為養生送死之節”發微
災妖不勝善政:孔子的災異觀
魯國社會與孔子學說互動研究
初識“清華簡”《虞夏殷周之治》篇
諸葛亮與儒家處世哲學

後記
書名 觀我生:壁畫上的中國史       
作者 苗子兮 著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7301331132
冊數 1冊
語言 簡體中文
主題 中國史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壁畫 -- 中國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前言

“祥瑞”:王莽的野心和西王母的天堂
貴女的盛宴:東漢豪門的交遊和宴樂
東漢官場升職記
河西走廊:亂世裡的“桃花源”
輪回的樓蘭
名士?高士?仙士?一個時代的“竹林之夢”
王朝柱石:東魏和北齊的勳貴集團
北齊一北周一隋朝:一個“老外”的宦海浮沉
宮花寂寞紅:政治聯姻裡的名門貴女
“瓜熟子離離”:太子李賢的人生終點
城頭變幻大王旗:五代十國的“牆頭草”
四季行走:“浪蕩”的契丹王庭
變法大時代裡小鄉紳的“清平樂”
家族之樹:遼國漢人發跡史

參考文獻
後記
書名 溫州民間信仰調查研究       
作者 張祝平等著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年
ISBN 9787518811823
冊數 1冊
語言 簡體中文
主題 民間信仰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浙江省溫州市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前言

第一章 溫州民間信仰的歷史變遷
一、溫州的歷史沿革與山海
二、溫州民間信仰的歷史地理變遷——以祠廟分佈為例
三、溫州民間信仰的歷史地理特徵及影響因素分析

第二章 溫州民間信仰的基本現狀
一、民間信仰場所的規模及其時空分佈
二、信眾、信仰類型和活動方式
三、溫州民間信仰的當代變遷趨勢
四、民間信仰事務規範化管理的成效不斷凸顯
五、政府引導下的溫州市民間信仰文化繁榮與文化適應

第三章 溫州民間信仰的文化解讀
一、溫州民間信仰的文化特質
二、溫州民間信仰與文化遺產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民間信仰的傳承與變遷
四、溫州民間信仰的價值轉化

第四章 溫州民間信仰的當代價值:典型案例展示
一、楊府爺信仰的神格演變及其人文意蘊
二、溫州鼓詞的民間信仰基因
三、從村廟到新型文化綜合體:洪岩殿考記
四、溫州民間信仰的慈善傳統與傳承:老城西門宮考察
五、溫州媽祖信仰的在地化與文化擴散
六、民間信仰與當代鄉村生活:泰順百家宴考察
七、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的傳承者:龍灣區民間信仰文化研究會
八、溫州民間信仰的文化旅遊價值:劉基廟的變遷

第五章 民間信仰事務規範化管理的“溫州樣本”
一、民間信仰事務規範化管理在溫州的先行先試
二、溫州民間信仰事務規範化管理的實踐路徑
三、溫州民間信仰事務規範化管理的地域特色
四、溫州民間信仰事務規範化管理的若干典型案例
五、溫州民間信仰事務規範化管理的經驗與啟示

第六章 溫州民間信仰相關文獻整理
一、溫州民間信仰相關地方文獻及研究成果選錄
二、溫州民間信仰相關碑刻、文獻資料摘編
三、溫州民間信仰工作相關文件整理
四、溫州民間信仰重要事件整理
五、溫州市民間信仰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六、溫州市民間信仰非遺名錄一覽表

後記
書名 形象史學研究 2021年 秋之卷       
作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編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年
ISBN 9787520392297
冊數 1冊
語言 簡體中文
主題 文化史 -- 中國 -- 論文,講詞等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一 考古與文明傳承

早期藝術研究中圖像的使用問題
漢水文化視野下的陝南三教關係與圖像學研究_以漢中城固出土的錢樹為例
四川通江古佛洞一貫道石窟的考古調查與圖像研究
試論可樂式劍

二 漢畫研究

圖像學視野下的漢畫像石整體研究
墓室裡的名士圖
川渝地區的漢代龍虎銜璧圖像初探
傳播與敘述——對打鼓墩樊氏墓和曹廟祝圩漢畫像石的幾點認識

三 器物與圖像

廣元旺蒼唐代銀器窖藏知見錄
世情與物理:昭陵六駿的社會生命史
“乘輿象駕”:元代蒙古統治者對馴象的認知與利用
晚明《程氏墨苑》中《周易》圖像考論

四 地理圖像

衛匡國《中國新圖志》的山川繪製
浙江圖書館藏《萬里海防圖》繪製年代新探
“大清萬年一統”系地圖研究——以地圖特徵、性質及功用的漸變為核心
書名 跨界的中國美術史       
作者 賴毓芝著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7308227407
冊數 1冊
語言 簡體中文
主題 美術 -- 中國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文化交流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導論 談“跨界”之必要

上編 什麼是異域

想像異域 —— 傳陳居中《文姬歸漢圖》研究
《明人畫狻猊圖》考
“鑄造”疆域 —— 聖彼德堡冬宮博物館藏乾隆時期二匣回疆錢幣研究
再現邊疆 —— 任伯年的邊塞畫與19世紀末的上海城市生活

中編 跨界的媒介與新框架的出現

為什麼“偽物”重要 —— 談蘇州片研究的幾種可能性
消失的浙派與晚明的多重“古代”
“蘇州片”與清宮院體的成立
從康熙的算學到奧地利安布列斯堡收藏的一些思考
清官與廣東外銷畫風的交會 —— 無名款《海東測景圖冊》初探

下編 選擇與轉換

從杜勒到清宮 ——犀牛為中心的全球史觀察
從“麒麟”到“惡那西約” —— 全球圖像流動下的長頸鹿
由郎世寧《海西知時草軸》看清宮中的歐洲植物學網路
知識、想像與交流 —— 南懷仁《坤輿全圖》之生物插繪研究
從仙山、瑞應到天堂 —— 談郎世寧《海天旭日圖》對蘇州片題材的轉換
上海北齋 —— 任伯年與上海的日本流行文化

論文出處
圖版目錄
書名 中国江南の古建築をたずねて:古建築修理技術者の覚え書き       
作者 鳴海祥博著
出版社 東京都,イマジン出版株式会社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4872999204
冊數 1冊
語言 日文
主題 建築 -- 中國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建築 -- 中國 -- 歷史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寺院 -- 建築 -- 中國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第1編 「禅宗様」のルーツをたずねて江南を巡る

「禅宗様」のルーツをたずねて江南を巡る
1 寧波  天封塔 地宮殿
2 寧波  阿育王寺
3 寧波  天童寺
4 寧波  保国寺 大殿
5 武義県 延福寺 大殿
6 金華  天寧寺 大殿
7 上海  真如寺 大雄宝殿
8 蘇州  軒轅宮 正殿
9 蘇州  陰亭
10 蘇州  玄妙観 三清殿
11 蘇州  玄妙観 八脚門
12 蘇州  雲巌寺 二山門
13 蘇州  雲巌寺 磚塔
14 蘇州  羅漢院 双塔
15 蘇州  羅漢院 正殿遺構
16 蘇州  瑞光塔
17 蘇州  甲辰巷 磚塔
18 蘇州  報恩寺 磚塔
19 上海  興聖教寺塔(松江方塔)
20 蘇州  寂鑑寺 石殿
21 杭州  霊隠寺 石塔
22 杭州  霊隠寺 経幢
23 杭州  六和塔
24 上海  龍華塔
25 上海  南翔寺 双塔
26 寧波  天一閣 百鵝亭

第2編「大仏様」のルーツをたずねて福建省を巡る

「大仏様」のルーツをたずねて福建省を巡る
27 福州  華林寺 大殿
28 福州  雪峰寺
29 福州  湧泉寺 千仏陶塔
30 福州市羅原  陳太尉宮
31 莆田  元妙観 三清殿
32 莆田市仙游県  天中万寿塔
33 莆田  南山広化寺 釈迦文仏塔
34 泉州  崇福寺 慶庚塔
35 石獅市 万寿宝塔
36 泉州  開元寺
37 石獅市 六勝塔
38 泉州  弥陀岩 石室
39 広東省肇慶  梅庵 大雄宝殿

補遺 日本の寺社建築と中国建築

用語解説
部材名称説明
日中建築関係年表
参考文献
書名 中國古代國家論       
作者 渡邊信一郎著
出版社 東京都,汲古書院
出版日期 2023年
ISBN 9784762960741
冊數 1冊
語言 日文
主題 中國史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古代史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まえがき
序説 時代區分論の可能性――中國史の總體的認識をめざして
一 時代區分論の現狀            
二 唐宋變革期を見る眼――變革の評價をめぐって
三 時代區分論の可能性――唐宋變革を中心に

第一部 古代帝國の成立と古典的國制

第一章 中國文明の起源問題をめぐって――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によせて
一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をめぐって  
二 中國文明の起源をめぐって

第二章 百姓の成立――中國における國家の形成によせて
一 秦漢時代以後の百姓――編戸・齊民    
二 前四世紀の百姓
三 西周期の百生              
四 百生から百姓へ――轉化の社會的根據

第三章 中國における第一次古代帝國の形成――龍山文化期から漢代にいたる聚落形態研究から
一 聚落形態から見た帝國の形成
二 廣領域交通圏の形成と第一次古代帝國の形成

第四章 後漢における古典的國制の成立――漢家故事と漢禮
一 中國古典國制の基盤――王莽の世紀と天下觀念
二 後漢初における古典的國制の定立
三 漢家禮制の未完――「漢家故事」と「漢禮」

第二部 專制國家と國家的土地所有

第五章 中國古代專制國家と官人階級
一 戰前期の官人階級論           
二 中國古代專制國家における統治者集團と官人階級
三 統治者集團の形成と階級         
四 イデオロギー的階級について
むすびにかえて――中國專制國家の時代區分

第六章 古代中國の身分制的土地所有――「均田制」の再檢討
一 唐代の身分制的土地所有
二 唐代身分制的土地所有の淵源

第七章 傳統中國の均平秩序――經濟と禮樂
一 「均田之制」と兩税法
二 禮樂と均平秩序  
三 均・均平秩序の生成

第八章 傳統中國の國家體制
一 天下型國家    
二 天下型國家の構成    
三 貢 獻 制    
四 封 建 制
五 郡縣制(州縣制) 
小結

附論 小經營生產樣式と國家的土地所有
一 小經營生產樣式槪念の系譜
二 中國前近代史研究の課題と小經營生產樣式
三 國家的土地所有と封建的土地所有――マルクスの前近代的土地所有槪念をてがかりに

參考文獻
書名 中国古代の律令と地域支配       
作者 池田雄一著
出版社 東京都,汲古書院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4762960765
冊數 1冊
語言 日文
主題 法制史 -- 中國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総論 簡牘に書かれた律令
第一章 中国古代の律令と習俗――『日書』に見える「亡」と「盗」
第二章 秦漢時代の『日書』と吏人
第三章 漢代を遡る奏讞――中国裁判における審級制の起源
第四章 里耶秦簡の治獄について
第五章 里耶秦簡の郷里吏について
第六章 尹湾漢簡の県吏と郷里吏
第七章 秦漢時代の戸籍について
第八章 岳麓書院蔵秦簡『関市律』を得て
第九章 稿本の怪――『楊熊合撰水経注疏』稿本と傅斯年
附 簡牘釈文の文字異同をめぐって
後  記  附『从出土簡牍出发挑战〝都市国家论″(抄録)』
書名 宋代社会経済史論集       
作者 宮澤知之著
出版社 東京都,汲古書院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4762960758
冊數 1冊
語言 日文
主題 經濟 -- 中國 -- 歷史 -- 宋(960-1279)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社會 -- 中國 -- 歷史 -- 宋(960-1279)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中國 -- 歷史 -- 宋(960-1279)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論文編

第1章 唐宋粟米考
緒言
1 粟と米の換算   
2 輸送・納税・貯蔵・糴法は粟か米か   
3 民間の経済生活   
結語

第2章 宋代先進地帯の階層構成
緒言
1 地域区分と統計表
2 両浙の階層構成
結語

第3章 南宋勧農論――農民支配のイデオロギー――
緒言
1 農耕上の指導督励
2 農業生産阻碍の要因
3 勧農文の論理
結語

第4章 煕豊変法の歴史的位置
緒言
1 宋初の農村と農業
2 農村で実施された煕豊変法
3 宋初の流通経済
4 物流にかかわる煕豊変法
5 変法の成果と歴史的特質
結語

学説史編

第5章 宋代農村社会史研究の展開
緒言
1 地主と農民をめぐる諸問題
2 主戸客戸論争
3 唐宋社会変革論 
結語

第6章 唐宋変革と流通経済
緒言
1 自然経済から貨幣経済へ        
2 唐宋間における流通経済発展の諸現象
3 前期的資本論・市場階層論       
4 前期的資本と農村社会構成の結合
5 専制国家体制下の流通経済
結語

第7章 日本における宋代貨幣史研究の展開
緒言
1 第1期――1940年代までの研究――   
2 第2期――1950年代から1980年代前半までの研究――
3 第3期――1980年代後半以後の研究――  
結語

第8章 1970年代後半以後の日本における宋代財政史研究
緒言
1 両税法と官田・公田          
2 その他の課税
3 宋代財政の特徴・原理
4 役法と地方財政     
5 行役と免行銭
6 財政的物流
結語

第9章 春秋戦国から元にいたる中国経済史研究の展開
緒言
1 課題と方法
2 生産―-農村の経済関係と諸産業――
3 流通――商人・市場・貨幣――  
4 財政

参考文献
書名 牧の景観考古学:古墳時代初期馬匹生産とその周辺       
作者 諫早直人編
出版社 東京都,六一書房
出版日期 2023年
ISBN 9784864451642
冊數 1冊
語言 日文
主題 馬 -- 歷史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馬 -- 日本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大阪府(日本) -- 遺址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日本 -- 遺址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口絵
 初夏の蔀屋北集落 (早川和子画)
 晩冬の讃良の牧 (早川和子画)
 さらら馬飼いの里 (佐野喜美画・栗山雅夫撮影)
 蔀屋北遺跡遺構図 (宮崎泰史・松田篤作成)
 蔀屋北遺跡周辺の地形と河内湖推定ライン (井上智博作成)
総論
 諫早直人 牧の景観考古学事始め
 古墳時代牧研究の現状と課題
 河内の牧の考古学―研究のあゆみ
 本書の構成
第1部 河内湖北岸の初期馬匹生産とその周辺
 井上智博 河内平野北東部における弥生時代後期~古墳時代の地形変遷と人間活動 放牧地の検討の前提として
 河内平野北東部の地形形成過程
 弥生時代後期から飛鳥時代における地形形成の背景―降水量変動との関係
 地形形成過程からみた古墳時代中・後期の生業システム研究の課題
 實盛良彦 遺跡立地からみた放牧地 讃良遺跡群の馬飼い
 讃良遺跡群とは
 讃良遺跡群の牧についての研究史
 牧の要件と放牧地の認識
 遺跡分布の様相と牧の範囲
 遺跡分布から想定できる放牧地
 まとめ 遺跡分布様相からみた讃良遺跡群馬飼い集団の組織
 宮崎泰史 蔀屋北遺跡と馬関連遺構について
 蔀屋北遺跡の馬
 蔀屋北遺跡の馬関連遺構
 丸山真史・覚張隆史 蔀屋北遺跡出土ウマ遺存体の新知見
 安定同位体比によって何がわかるか
 蔀屋北遺跡から出土したウマ遺存体の概要と特徴
 安定同位体比分析に用いた資料
 安定同位体比測定の結果
 ウマの飼育と管理に関する考察
 野島稔 馬の医療と治療 四條畷市奈良井遺跡出土結石の再発見
 「ベゾアール(結石)」シャルロット・デュマ展
 奈良井遺跡の結石
 結石について
 中野咲 土器からみた河内湖北岸地域
 河内湖北岸の古墳時代中・後期土器の特質―煮炊器を中心に
 外来系土器について
 おわりに 土器からみた河内湖北岸地域
 塚本浩司 蔀屋北遺跡で出土した製塩土器の意味
 蔀屋北遺跡の製塩土器
 日本列島での製塩の前提
 コップ形製塩土器の用途
 内陸の製塩の経済性
 出土遺構
 おわりに 焼塩とウマ
 真鍋成史 蔀屋北遺跡周辺の鍛冶とその特性
 蔀屋北遺跡周辺における金属製馬具生産について
 大阪府・奈良県における金属製馬具出土鍛冶遺跡
 考察
 新尺雅弘 仏教文化とその基盤からみた牧廃絶後の讃良地域
 研究史と本論の視座
 讃良地域における7世紀の仏教文化
 讃良地域における仏教文化の基盤
 李炫姃 韓半島初期牧場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
 研究の目的と課題
 高麗・朝鮮時代における牧場研究の現況
 高麗・朝鮮時代の牧場からみた韓半島初期の牧場
第2部 河内湖北岸の初期馬匹生産の歴史的意義を探る
 植月学・丸山真史 同位体分析からみた馬の来歴と産地・消費地―蔀屋北遺跡と東日本の比較
 ウマ同位体分析の進展と問題の所在
 東日本の馬生産地と消費地
 菊地大樹 牧のある風景 中国古代を手がかりに
 古典籍にみる牧
 出土文字資料にみる牧
 画像資料にみる牧
 諫早直人 古墳時代の牧,三国時代の牧 朝鮮半島からのまなざし、朝鮮半島へのまなざし
 朝鮮半島からのまなざし
 朝鮮半島へのまなざし
 右島和夫 上毛野地域における馬の登場 富岡市後賀中割遺跡7号墳の調査成果から
 後賀中割遺跡7号墳の基礎的検討
 後賀中割遺跡の周辺の遺跡動向
 5世紀における方墳とその意義
 青柳泰介 ヤマト王権の馬匹生産戦略 大和を起点に
 大和の馬関連遺物の分布と変遷
 手工業生産と馬
 王権の馬匹生産戦略と「畿内」の南北差 王権による「畿内」の構想と手工業生産拠点の配置
 菱田哲郎 淀川左岸の開発と5世紀の王権 茨田堤を中心に
 茨田堤の比定
 遺跡からみた茨田堤の築堤時期
 茨田屯倉と茨田郡域の開発
 北河内の低地部と王権
 千賀久 「河内の牧」研究の最新成果から
 「河内の牧」・讃良遺跡群
 「河内の牧」の馬飼集団
附編 蔀屋北遺構の再検討
 蔀屋北遺跡検出遺構の再検討
 時期区分の提示
 各時期の土器様相
 蔀屋北遺跡検出遺構の再検討
蔀屋北遺跡検出遺構一覧表
総括
あとがき
コラム
 佐野喜美 さらら馬飼の里イラストを描いて
 宮崎泰史 蔀屋北遺跡がみつかった頃
 野島 稔 イラストは調査と絵のコラボレーション
 塚本浩司 馬を運んだ船
 早川和子 蔀屋北遺跡の復元イラストを描く
 諫早直人 早川和子さんと復元画を描く〈その1〉
 諫早直人 早川和子さんと復元画を描く〈その2〉
 青柳泰介 古代の馬研究会の活動について
書名 The medical world of Margaret Cavendish : a critical edition       
作者 Justin Begley, Benjamin Goldberg
出版社 Cham, Switzerland,Palgrave Macmillan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3030929268
冊數 1冊
語言 外文
主題 Newcastle, Margaret Cavendish, Duchess of, 1624?-1674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Medicine -- Europe -- Formulae, receipts, prescriptions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Medicine -- Formulae, receipts, prescriptions -- Early works to 1800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Medicine -- Europe -- History -- 17th century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1.Introduction
2.Manuscript Composition and History
3.Content
4.Context
5.Ingredients
6.Notable Recipes
A.Théodore de Mayerne’s Salt of Steel
B.Kenelm Digby’s Powders of Vipers and Sympathy
C.Robert Dudley’s Cordial
7.The Transcription
A.Principles
B.Pw V90 Text
8.Appendices
A.Glossary of Terms
B.Introduction to Harley 6491
C.Transcription of Cavendish Recipes in Harley 6491
D.Biographies
書名 Datsueba the clothes snatcher : the evolution of a Japanese folk deity from hell figure to popular savior       
作者 Chihiro Saka
出版社 Leiden ; Boston,Brill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9004514416
冊數 1冊
語言 外文
主題 Yōkai (Japanese folklore)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Datsueba (Folk religion character)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Folklore -- Japan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Chapter 1 Conceptions of Hell in Asia: Related Texts and Imagery
Chapter 2 Datsueba in Religious and Popular Texts
Chapter 3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Datsueba: From Hell Scenes to the Popular Sphere
Chapter 4 Datsueba in Pilgrimage Mandalas
Chapter 5 Venerating Datsueba: Beliefs and Worship Practices
Conclusion
書名 A spiritual geography of early Chinese thought : gods, ancestors, and afterlife       
作者 Kelly James Clark and Justin Winslett
出版社 London ;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出版日期 2023年
ISBN 9781350262171
冊數 1冊
語言 外文
主題 Philosophy, Chinese -- History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China -- Religion -- History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Part I. High Gods and their Critics
1. Heaven and the High God(s) in Early China
2. Heaven in the Xunzi, Mozi and Zhuangzi
3. The Depersonalization of Heaven?

Part II. Gods and “the Philosophers”
4. Was Confucius a Theist?
5. Mencius on Heaven

Part III. Ancestors and Afterlife
6. The Soul and the Afterlife
7. Sacrifice

Part IV. A Deeper Dive
8.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Chinese Religion
9. Lesser Deities of the Pre-Imperial Era

Appendix: The Curious Case of Dong Shongshu
書名 Made for the eye of one who sees : Canadian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Islamic art and archaeology       
作者 Marcus Milwright and Evanthia Baboula
出版社 Montreal ; Kingston ; London ; Chicago :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 Toronto,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出版日期 2022年
ISBN 9780228012047
冊數 1冊
語言 外文
主題 Islamic art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Islamic architecture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Excavations (Archaeology) -- Islamic countries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Material culture -- Islamic countries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Museums -- Ontario -- Toronto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Part One Reading Architecture

1 Mshatta’s Façade and the Viewer
2 Innovative Tomb or Garden Retreat? The Bara Batashewala Mahal in Mughal Delhi
3 The Wazir Khan Masjid in Lahore: A Study of the Inscriptions
4 The Mosques of Firuz Shah

Part two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5 The Challenge of Interpreting Archaeological Remains in the Light of Written Sources: A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Work of the Canadian Archaeological Mission in Zabid, Yemen
6 The Canadian Archaeological Mission of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in Yemen
7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Ceramic Drainage Pipes in the Islamic Middle East
8 A Group of Fourteenth-Century Ceramics from Deir Mar Musa, Syria

Part three Material and Visual Culture

9 Reaching New Heights: The Giraffe in the Material Culture, Ceremonial, and Diplomacy of Fatimid Egypt
10 Investigations into Later Persian Ceramics at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1987-)
11 Stone Lions of Isfahan
12 Princes, Wine, and Animated Nature: Tabriz Painting about 1500

Part four The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of Islamic Art in Modern Times

13 Building the Islamic Art Collection at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The First Decades
14 Henri Matisse’s Portrait of a Standing Riffian: Islam, Byzantium, and “Aristocratic Barbarism”
15 The Dialogic Exhibition
16 Process Thinking for Islamic Art and Media Art: Performative Abstraction and Collective Transformation
書名 Transpacific engagements : trade, transl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of entangled empires (1565-1898) Florina H. Capistrano-Baker and Meha       
作者 Florina H. Capistrano-Baker and Meha Priyadarshini
出版社 Makati City, Philippines : Ayala Foundation ; Los Angeles, California,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出版日期 2020年
ISBN 9786218028258
冊數 1冊
語言 外文
主題 Philippines -- Commerce -- History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Pacific Area -- Commerce -- History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Philippines --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History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Cross-cultural studies --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History 瀏覽相同主題之中研院館藏
內容目次
Part I Entangled Empires
The making and conceptualizing of empire in Asia, America, and Europe

Chapter 1 Colonial Contractions: The Making of Las Islas Filipinas, 1565–1946
Chapter 2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Body Politic: The Transpacific Cartography of Vicente de Memije
Chapter 3 Between Empires: The Merrie Monarch, King Kalākaua in Meiji Japan, 1881

Part II Empires and translations
Translations of texts, images, and culinary practices in the transpacific

Chapter 4 A Cultural Brid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Juan Cobo and His Book Shilu
Chapter 5 Ships, Pulpits, and Processional Carts: Iberian Engagements with Heresy and Idolatry around the Pacific
Chapter 6 Transcultural Engagements in East Asia: Mid-Qing Patronage and Export Painting
Chapter 7 Bubbles and Tongues of Fire: Rocalla in the Philippine
Chapter 8 Miniaturismo and the Aesthetic of the Figurine
Chapter 9 Culinary Crossovers: Translations of Transpacific Tastes

Part III Empires and Trade
Exchange of people, goods, and art styles in the transpacific

Chapter 10 The Manila Galleon: Cradle of a Fusion Culture
Chapter 11 Long-Distance Trade and Its Contents: The Making of a Transcultural Trade Network in Manila
Chapter 12 From Medriñaque to Piña: Weaving a Philippine Identity
Chapter 13 Silk, Cotton, Wild Banana, and Piña: Luxury Cloth and Their Materials—Connecting Worlds
Chapter 14 Artistic Legacies and the Transpacific Journey of Hispano-Filipino Ivories
Chapter 15 Cultural Reflections from Shipwrecked Saints
Chapter 16 Federal United States Imperial Aesthetics:The Asia-Pacific as Classical Antiquity and Capital Future
Chapter 17 Cantonese Export Painters and Their Studio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Chapter 18 Manila-New England Trade during the Spanish Period
Chapter 19 Inscribing Identities: Nineteenth-Century Expor Watercolors and the Manila-Massachusetts Trade
Afterword
Pacific Matters, and Otherwise
 

參觀人數(自民國105年10月20日起): 23176

回前頁 跳至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