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介紹](../imgs/title_2-1.png) 董作賓先生的藏書約619種800餘冊,以一般現代著作為主,內容包含史籍、文字學、音韻、考古、民俗歌謠等, 另有少數清末民初的普通線裝書,以及日、韓文刊本。收藏來源包含作者贈與賜教,以及董氏自行購置。董氏習慣於書首作簡單題跋,論述收藏的原由。以下就董氏四部重要或特殊的藏書作簡單的論述:
首先,董先生藏有民國12年白啟明《豫苑民眾藝術叢錄》的朱絲欄手稿本。白氏為民初徵集歌謠等通俗文學的大家,短暫的一生中徵集有歌謠、歇後語、謎語二千餘首,編輯成《豫苑民眾藝術叢錄》、《南陽歌謠集》、《河南謎語集》三書。顧頡剛與董作賓兩位先生相當推崇其蒐集的功力,其中《河南謎語集》一書由顧頡剛於中山大學民俗學叢書出版。而《豫苑民眾藝術叢錄》的手稿,經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輾轉流傳至董先生的手中。全書收錄歌謠、歇後語、謎語2016首,現稿本僅存歌謠230首、序文、凡例以及特別詞彙等部分,共119頁,佔全書收錄歌謠的二分之一強,全書內容的四分之一左右。本書雖不完整,卻是唯一大量保存白氏徵集歌謠的稿本,且表達白氏歌謠分類理念的序文、凡例,以及河南方言特別詞彙的收集,均不見其他出處,是獨一且相當珍貴的資料。
其次,還有朝鮮刻本《正易》,雖不詳刊刻年代,但台灣、大陸及韓國的古籍書目均未見著錄,亦屬難得的刻本。
另外,董先生乃國內外考證清明上河圖的第一人,民國43年大陸雜誌出版董氏的考證。館藏有其書,書首董氏有題跋云:「此簽注本,董作賓,四三、七、廿一」,內文出現多條董氏的增改簽注,知本書乃出版後董氏再作修改的校正本,亦是僅見的。
最後,董氏還收藏有《國立中央圖書館存台文物清冊》油印本,該書原為密級的文件檔案,由中央文管處贈予,應屬難得的文件資料。
版權所有 © FU SSU NIEN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