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網站架構史語所傅圖
回首頁
   
回首頁
生平傳略

若伊‧波特教授(1946-2003)出生於倫敦並生長於倫敦南部,十二歲進入Camberwell地區威爾森中學(Wilson's School)就讀,受到老師啟蒙,打開其對世界文化之視野。十八歲時得到獎學金支持,進入劍橋大學基督學院(Christ's College),師從十八世紀英國史知名學者朴蘭布教授(J. H. Plumb),同時入學的還有後來成為知名歷史學者的輝特克勞佛(Andrew Wheatcroft),以及後來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夏瑪(Simon Schama)。波特在劍橋大學得到極優異的成績,於一九六八年成為基督學院青年研究員(Junior Fellow),講授英國啟蒙運動史,師從十九世紀科學史專家楊恩(Robert M. Young)。一九七二年轉至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Churchill College)繼續從事歷史研究,以英國地質學史的論文取得博士學位,後升任學監。一九七四年獲聘為劍橋大學歷史系助理講師,一九七七年升任劍橋大學歐洲史講師。同年,出版了以博士論文改寫的《地質學的造就》(The Making of Geology)。這本成名作是一部紥實的社會史著作,主要研究英國早期地質學家的出身與研究活動,以及這兩個因素在地質學成為一門學科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波特的業師、地質學史泰斗路德維克教授(Martine Rudiwick)指出,在地質學史研究還在低度發展的七○年代初期,波特的選題與研究方向雖然帶有當時學院盛行的馬克思主義旨趣,其研究結論卻和馬克思主義史學觀大相逕庭。波特的研究,發現「新地質學的興起與礦業的商業需求關係不深,也非源自工業革命初期理論與實務的互動。」路德維克教授認為波特的博士論文對地球科學史的一大貢獻,是在「建構(construction)一詞流行之前」,就在標題用了「造就」(making)這個概念,強調地質學是當時多樣、複雜的活動與作為所造就出來的學科,而非學科內部知識發展的必然成果;同時也強調這樣的科學活動是種實際動手從事的技藝。

一九七九年,波特由劍橋轉往倫敦大學大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衛康醫學史研究所(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波特此一決定主要是受衛康醫學史研究所蓬勃萌發的新學術思維所吸引,該研究所一批年輕的歷史學家,如勞倫斯(Christopher Lawrence)等人,試圖發展新的醫學史研究方法。而另一原因就是他的行政工作,在劍橋大學除了每週二十至二十五小時的教學課程,外加行政職務,讓他沒有時間寫作而選擇離開。

來到衛康醫學史研究所之後,波特的研究主題從地質學史移轉到醫學史,尤其是醫病關係史、瘋狂史與精神醫學史。他倡議「由下而上的歷史」(history from below),將醫學史研究的對象從偉大的醫師拓展到走方郎中、密醫等非正規醫療人員,並且把史學研究焦點從醫師轉移到病人身上。在精神醫學史的領域方面,他和拜能(W. F. Bynum)等人合編,於一九八五至一九八七年陸續出版三大冊的《瘋狂的解剖》(The Anatomy of Madness),對拓展此一主題的研究居功厥偉。不過,正如專研瘋狂史的歷史學者、同時也是波特指導的高徒安德魯斯(Jonathans Andrews)所指出,一九八七年出版的《心鎖》(Mind-forg'd Manacles : A History of Madness in England from the Restoration to the Regency),是波特在此一領域最精采、最重要的著作。該書具有高度原創性、文字優雅,在史學上提出許多重要的論點與綜述,因而獲得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頒贈「李奧葛修獎」(Leo Gershoy Prize)的殊榮。《心鎖》最膾炙人口的成就,是以紮實的經驗研究反駁傅科關於古典時代(約1650-1800年)歐洲普遍出現對瘋人的「大監禁」的說法。但波特對史學更實質的貢獻或許是對十八世紀英國精神醫學進行社會史的探討,以及透過病人的第一手史料來呈現瘋狂的聲音。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呈現於一九八七年出版的《瘋狂的社會史》(A Social History of Madness)。除了上述專門領域的著作之外,波特教授也沒有忽略耕耘一般醫學史的領域。他的晚期著作、一九九七年出版的《給人類的最大福祉》(The Greatest Benefit to Mankind: A Medical History of Humanity from Antiquaty to the Present),就是一部縱橫古今的醫學史通論,引領了許多學子和一般讀者進入醫學史的殿堂。

波特的學術興趣相當多樣,可從其研究領域中窺見。除了醫學史之外,研究範圍還包含了地質學史、倫敦社會史、身體史、十八世紀英國的思想和社會、啟蒙運動、文學藝術等主題。他的著作與編輯的書籍超過百本,並涉及各種領域,至於單篇論文、書評等更是數量豐富。這些醫學史之外的研究,成績同樣出眾。和波特共事多年的拜能就認為,一九九四年出版的《倫敦:一部社會史》(London: A Social History),「在許多方面都稱得上是波特的最佳著作」。拜能指出,和波特其他快筆寫就的著作不同,他花了好幾年在這本書的研究與寫作上面,乃至週末都到倫敦各處散步,「體驗他所寫作的主題」,進而把對其出生成長的城市之情感,傾注於這部傑作當中。

波特以其學術生產力知名,他對自己的活力充沛頗為自豪,認為這是對任何智能缺陷的一種補償(也就是勤能補拙)。他出身倫敦南部工人階級家庭,靠獎學金進入劍橋,學生時代就以大量閱讀為樂,有許多關於他驚人的記憶力、專注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傳聞。《十八世紀英國社會》(English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一書於一九八二年出版後,波特每年皆有專書著作以及為數頗多的論文及書評出版。除了研究寫作之外,波特也投入學術期刊與書籍的編輯工作。他擔任重要期刊《科學史》(History of Science)的主編達二十九年之久,也曾在一九九○年和劍橋大學精神科教授貝里歐(German Berrios)共同創辦期刊《精神醫學史》(History of Psychiatry),並擔任主編。此外,還擔任《歷史社會學期刊》(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的共同主編。在叢書方面,波特與拜能合編的衛爾康醫學史研究所叢書(The Wellcome Institute Ser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先後由Croom Helm、Routledge以及目前負責的Rodopi三家出版社出版,刊行了上百種醫學史論文集與專書;並和鐵克(Miluláš Teich)為劍橋大學出版社主編一系列從不同主題對歐洲各國進行比較歷史研究的叢書,包括《國族脈絡中的科學革命》(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in National Context)、《國族脈絡中的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 in National Context)等;另外,也和路索(George Rousseau)合作編寫一系列文化史書籍,包括一九八○年出版、對科學史學界影響甚大的《知識的酵素》(The Ferment of Knowledge : Studies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Eighteenth-Century Science),以及一九九八年出版的《痛風:貴人病》(Gout: The Patrician Malady)。這些系列書籍在史學界各個領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此外,波特還投入工具書的編輯,一九八一年與衛爾康醫學史研究所同事共同主編《科學史辭典》(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以及一九九三年與拜能合編的《醫學史百科全書》(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都成為相關領域不可或缺的參考書。與拜能合編的《牛津科學名言辭典》(Oxford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Quotations)則在他過世後才出版。

豐碩的研究成果和學術工作的奉獻,讓波特贏得了無數獎項和榮譽。他在一九九三年升任正教授,一九九四年被推選為英國學術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同時也獲皇家醫師院(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與皇家精神醫師院(the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推選為名譽院士(Honorary Fellow)。波特在短暫擔任衛康醫學史研究所所長之後,於二○○一年九月提早退休。他從倫敦大學大學院退休的前一年,正值衛康醫學史研究所改制,由直接隸屬維康基金會改為隸屬大學學院。在此動盪時刻接任中心主任,波特盡心盡力諮詢中心每個成員的意見,討論中心的發展事宜。然而,若說有哪種學術工作曾讓波特疲倦的話,那就是學術行政工作。退休前他接受訪問,表示他一向熱愛學術研究,多年來從不倦煩,但近年英國學術界的行政和評鑑事務日益沉重繁瑣,他發現他耗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出席委員會接受評鑑或評鑑別人,真正作研究的時間越來越少,於是決定提早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

波特退休後的寫作數量仍遠超過絕大多數的史學研究者,並更加投入通俗歷史寫作,以淺白的語言將學院專業史學的重要研究成果介紹給一般大眾。他為一般讀者寫作的興致,遠高於專為幾十個聰明的同行專家而寫。因此,他成為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常客,為廣播節目暢談與其研究相關的歷史主題,甚至協助製作主持歷史電視節目。波特雖以醫學史家的身分聞名,研究興趣卻不僅止於此。他在醫學史「本業」之外,一般史的研究寫作也沒中輟,舉凡啟蒙運動、倫敦社會史、十八世紀英國社會、語言與社會等主題都有專門著作。他退休後原打算全心投入一般史的研究,研究領域也有朝思想史前進的態勢。可惜天不假年,還來不開展新的學術事業便與世長辭,不只是史學界的遺憾,更是廣大讀者的損失。

波特曾經說過:「我所追求的目標是保持健康活躍,然後突然倒下離世,我不能想像承受身體虛弱(My ambition is to stay healthy, fit and active – then suddenly drop dead. I can't bear the thought of being physically enfeebled)。」就在正值壯年的55歲,波特教授因心臟病發作辭世,似乎是印證了他自己所言。

 

※ 參考資料來源:
  1. 李尚仁,〈若伊‧波特:歷史學家與老師〉,收入若伊‧波特(Roy Porter)著、王道還譯,《醫學簡史》,臺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5,頁4-9。(Shang-jen Li, “Roy Porter: History Scholar and Teacher,” included in Porter, Roy. Blood and Guts: A Short History of Medicine. Trans. Daw-hwan Wang, Taipei: Shang-Zhou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4-9.)
  2. Jonathan Andrews, “Grand Master of Bedlam: Roy Porter and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 History of Science xli (2003): 269-286.
  3. W. F. Bynum, “In Memory of Roy,” Wellcome History 26(2002): 4-5.
  4. W. F. Bynum, “Obituary: Roy Porter (1946-2002)” Medical History 46.3(2002): 422-425.
  5. Carole Reeves, “Roy Porter-Life and Ideas,” 2002. Retrieved Jan. 2010, from "lifeandideas.pdf".
  6. Martin Rudwick, “Roy Porter, Historian of Geology,” History of Science xli(2003): 251-25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