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網站架構
│
史語所
│
傅圖
│
生平傳略
大事年表
生活剪影
典藏介紹
贈書目錄
童年時期
清光緒三十三年(西元1907年
出生是年九月十五日,先生生於山東省魚臺縣。
青年時期
民國二十一年(西元1932年) 26歲
「山東圖書館圖書分類法」一書,由省立山東圖書館油印出版。
民國二十三年(西元1934年) 28歲
「漢魏石經殘字二卷校錄一卷」(二冊)一書,由山東省立圖書館出版,王獻唐先生序之。茲編資料,後多著錄於馬衡編漢石經集存一書中。
「明釋藏雕印考」一文,載齊魯大學文學院國學研究所「國學彙編」,第二冊,頁三二-三六。
民國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 29歲
一月,「全唐詩所收杜牧許渾二家雷同詩」一文,載華北日報圖書週刊十期。
七月,「站在中國圖書館立場上對於圖書分類法文學分類的商榷」一文,共分上中下三篇,分別於是月二十九日、八月五日、八月十二日,載北平華北日報圖書週刊。
民國二十五年(西元1936年) 30歲
五月,「齊魯方言雜考」一文,載時代青年創刊號。
十二月,「易損其一考」一文,載山東省立圖書館季刊第一卷二期。
壯年時期
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 33歲
十月,「跋胡適之的『跋張元的柳泉浦先生墓表』」一文,是月二十二日載重慶時事新報學燈六十五期。
民國三十年(西元1941年) 35歲
一月,「傅斯年著『性命古訓辨證』評介」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一卷一期。以筆名「鵬」發表。
二月,「關葆謙著『鄭冢古器圖考』評介」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一卷二期。以筆名「尺蠖」發表。
三月,「說易」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一卷三期。
八月,「程石泉撰『雕菰樓易義』評介」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一卷六期。
十二月,「李證剛等撰『易學討論集』評介」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一卷七、八期合刊。以筆名「尺蠖」發表。
民國三十一年(西元1942年) 36歲
一月,「汲冢竹書考略」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二卷一期。
七月,「關於周易之年代思想」一文,載讀書通訊第四十六期。
八月,「我國古代的圖書-竹帛」一文,載讀書通訊第四十八期。
十月,「明鈔本『職官分紀』五十卷」、「明崇禎間上黨馮氏抄本『王建詩集』十卷」等善本書志二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二卷三期。
十一月,「南宋末年坊刻本『新編婚禮備用月老新書』二十四卷」、「元前至元二十七年刊本『滄浪嚴先生吟卷』三卷」、「明嘉靖十二年彭城清省堂刊本『滄浪嚴先生吟卷』二卷」等善本書志三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二卷四期。
十二月,「元刊本『漢隸分韻』七卷」、「元刊清江陰繆氏藝風堂鈔補本『精選名儒草堂詩餘』三卷」、「明初建安葉氏廣勤堂刊本『唐音輯注』十二卷」等善本書志三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二卷五期。
民國三十二年(西元1943年) 37歲
一月,「明虞山毛氏汲古閣重校刊本『南唐書』十八卷『音釋』一卷」、「清嘉慶間黃蕘圃門僕鈔本『南唐書』三十卷」等善本書志二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二卷六期。
二月,「宋咸淳三年建安刊本『新編方輿勝覽』七十卷」、「明覆元刊本『桯史』十五卷」、「明萬曆間著者彩繪原本『金石昆蟲草木狀』二十六卷」等善本書志三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二卷七期。
四月,「明初奉新縣刊本『賈浪仙長江集』七卷」、「南宋初年婺州刊巾箱本『廣韻』五卷」、「宋景定三年刊本『新定續志』十卷」等善本書志三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二卷八期。
十月,「周易爻辭中之習俗」一文,載國立中央大學文史哲季刊第一卷二期。包括:「佩匏渡河」、「用俘祭祀」、「囚人於地窟,或薦以棘」、「牽羊示降」、「射魚」、「旅客携帶糧斧」等六條。
十一月,「吳相湘撰『清史研究論集』評介」一文。以筆名「翼」發表。又「明虞山毛氏汲古閣影宋精鈔本『梅屋詩餘』一卷『石屏長短句』一卷」、「明虞山毛氏汲古閣影鈔宋刊盤洲文集本『盤洲樂章』三卷」、「南宋初年刊本『權載之文集』五十卷存八卷」等善本書志三篇,俱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三卷一期。
民國三十三年(西元1944年) 38歲
一月,「五月子」一文,載中國民俗學會印行之風物誌第一期。
二月,「宋嘉泰二年淮東倉司刊本『注東坡先生詩』四十二卷『目錄』二卷『年譜』一卷」、「宋刊本『昌黎先生集』四十卷殘存二卷」等善本書志二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三卷二期。
五月,「穴硯齋抄本『偽齊錄』二卷」善本書志一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三卷三、四期合刊。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 39歲
十二月,「十三經注疏板刻述略」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圖書月刊第三卷五、六期合刊
。
民國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 40歲
五月,「關於龍沐勛」一文,是月四日載首都晚報寒山寺副刊。以「屈軼」筆名發表。
「跋舊拓本大王莊二郎廟碑」一文,是月九日載首都晚報寒山寺副刊。以「學者」筆名發表。
十二月,「一個搶購圖書的故事-國立中央圖書館大部分善本圖書的來源」一文,是月三日載上海文滙報。以「書傭」筆名發表。
民國三十六年(西元1947年) 41歲
三月,「漢石經周易為梁丘氏本考-跋張溥泉先生藏漢熹平石經周易殘石」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復刊一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曲阜散記」一文,是月二十四日載天津民國日報史與地周刊第十二期。
四月,「曲阜散記(續)」一文,是月二十一日載天津民國報史與地周刊第十六期。十月,「周易卦辭利西南不利東北說」一文,是月二十七日載中央日報文史周報第六十五期。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稿」第一輯五卷,由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油印出版。
民國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 42歲
九月,「諡法濫觴於殷代論」、「
不
解」、「甲骨文从比二字辨」等三篇論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三本。
民國三十八年(西元1949年) 43歲
三月,「臺俗求野錄」上篇,是月十九日載臺灣新生報四版;下篇,是月二十三日載新生報四版。以「屈翼鵬」之名發表。
十月,「鶴鳴的凶兆」一文,是月二十日載自立晚報三版風物志專刊。以筆名「翼鵬」發表。
十二月,「牝雞司晨在臺灣」,是月二十二日載自立晚報三版風物志專刊。以筆名「書傭」發表。
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年) 44歲
一月,「烏啼和鵲噪」,上篇,是月二十九日載自立晚報三版風物志專刊。下篇,二月一日載自立晚報三版風物志專刊。以筆名「書傭」發表。
四月,「山東魚臺風俗志」,是月十七、十九日載自立晚報三版風物志專刊。以「屈翼鵬」之名發表。
六月,「周易卦爻辭成於周武王時考」一文,載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一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七月,「罔極解」一文,載大陸雜誌第一卷一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年) 45歲
一月,「敬悼傅孟真先生」一文,載自由中國四卷一期收入蔡尚志編「長眠傅園下的巨漢」。
四月,「十三經注疏板刻述略」一文,載學原雜誌第三卷三、四期合刊本。後收入「書傭論學集」。「讀古書為什麼要講究版本」一文,載大陸雜誌第二卷七期。中國文選六○期轉載。
五月,「從信口雌黃說起」一文,載暖流第一期。
六月,「傅孟真先生軼事瑣記」一文,載傅故校長哀輓錄。收入蔡尚志編「長眠傅園下的巨漢」。
十二月,「傅故校長之安葬文」一文,是月廿一日載中央日報第一版。「唐寫本史記伯夷列傳校勘記」,是月十六日載學生導報三版。「媽媽經和經學」一文,載暖流第三期。
民國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 46歲
三月,「中文舊籍目錄板本項著錄舉例」一文,載大陸雜誌第四卷六期。
四月,「詩經釋義」一書,由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列於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第一輯。
五月,「偷青與摸秋」一文,載臺灣風物第二卷三期。以「屈翼鵬」之名發表。
十二月,「談詩經」一文,載民間知識革新第八號(三七期)。「詩三百篇成語零釋」一文,載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四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民國四十二年(西元1953年) 47歲
六月,「圖書版本學要略」一書,由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
七月,撰「木皮散客鼓詞序」。
民國四十三年(西元1954年) 48歲
四月,「擬拓片編目規則」一文,是月十三日載中華日報第六版。
五月,「讀孟逆志」一文,載這一代第一卷五期。
六月,「丁鼎丞先生對於學術之貢獻」一文,載中央半月刊第三十七期(紀念丁鼎丞先生專輯)。
七月,「殷周篇」一文,載「中國歷史地理」,是書由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
十一月,「周誥十二篇中的政治思想」一文,載「中國政治思想與制度論集(三)」,是書由中國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
十二月,「仁字涵義之史的觀察」一文,載民主評論第五卷二十三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民國四十四年(西元1955年) 49歲
一月,「石敢當碑和指路碑」一文,載臺灣風物第五卷一期。「善本圖書之編目」一文,載主義與國策第四十二期。
三月,「中國目錄學史」一文,載學術季刊第三卷三期。
五月,「詩經選注」一書,由國立編譯館出版,正中書局印行。
十二月,「今本尚書的真偽」一文,載幼獅月刊第三卷十二期。
晚年時期
民國四十五年( 西元1956年) 50歲
四月,「說文散稿」一文,載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七期。「易卦源於龜卜考」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七本。此二文後皆收入「書傭論學集」。
八月,「子部雜家類之新的分類問題」一文,載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六期。「尚書釋義」一書,是月由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刊行。
九月,「明夷待訪錄論君權」一文,載民主評論第七卷十七期。
十二月,「尚書皐陶謨篇著成的時代」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八本。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民國四十六年(西元1957年) 51歲
二月,「甲骨文金文與經學」一文,是月二十六日載中央日報第六版。是年十月學人(文史叢刊第一輯)轉載。
三月,「哀中學國文教員」一文,載民主評論第八卷六期。
四月,「論出車之詩著成的時代」一文,載清華學報第一卷二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五月,「論語解題」一文,是月七日載中央日報第六版。
六月,「詩國風曾經潤色說」一文,載幼獅月刊第五卷六期。
七月,「闕里聖蹟述證」一文,載孔學論集第二冊。四十七年六月孔道季刊第七卷轉載。
十一月,「『殷虛文字丙編上輯(一)』」一文,載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九、十期合刊本。
民國四十七年(西元1958年) 52歲
一月,「我所認識的李濟先生」一文,載幼獅月刊第七卷一期。
二月,「孔德成先生應邀訪日散記」一文,載民主評論第九卷四期。以「書傭」筆名發表。
四月,「陶潛」一文,載「中國文學史論集(一)」,是書由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
五月,「『滕王閣序』的兩個問題」一文,載大陸雜誌第十六卷九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六月,「先秦漢魏易例述評(上)」一文,載學術季刊第六卷四期。「周初的刑法思想」一文,是月載民主評論第九卷十二期。
十一月,「尚書文侯之命著成的時代」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九本。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民國四十八年(西元1959年) 53歲
一月,「跋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宋刊本注東坡先生詩」一文,載圖書館學報第一期。
四月,「先秦漢魏易例述評(漢魏部份)」一文,載幼獅學報第一卷二期。
五月,「習俗與經義」一文,是月二十九日載新生報第六版。
六月,「答覆讀者的一封信」,是十二日載新生報第六版。先生於五月廿九日在該讀書周刊發表「習俗與經義」一文,此答覆讀者之疑難者也。七月十七日又有一信,亦釋讀者之疑。
十月,「河字意義的演變」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本。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民國四十九年(西元1960年) 54歲
五月,「岳義稽古」一文,載清華學報第二卷一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陳簠齋先生手拓毛公鼎銘跋」一文,收入「陳簠齋先生手拓毛公鼎銘」,是書由劉階平先生編印,民國六十年十月出版。
七月,「釋『冘』」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四種,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十月,「中等學校的國語文教學問題」一文,載教育與文化第二四六、二四七期。
十一月,「木屐」一文,載大陸雜誌第二十一卷十期。
民國五十年(西元1961年) 55歲
三月,「尚書不可盡信的材料」一文,載新時代一卷三期。
六月,「殷墟文字甲編考釋」一書(上下兩冊),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出版。
九月,「周易古義補」一文,載孔孟學報第二期。「讀書須求甚解」一文,是月載新時代第一卷九期。
十月,「案」一文,載大陸雜誌第二十三卷八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十二月,「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三卷)一書中,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列為該所專刊之四十六。
民國五十一年(西元1962年) 56歲
二月,「曾伯囗囗考釋」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三本。後收入「書傭論學集」。「對於『與五行有關的文獻』之解釋問題敬答徐復觀先生」一文,是月載新時代第二卷二期。
三月,「祭胡適博士文」,是月三日載於中央日報四版。
五月,「尚書甘誓篇著成的時代」一文,載大陸雜誌特刊第二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十月「中國傳統古史說之破壞和古代信史的重建」一文,載第二屆亞洲歷史學家會議論文集。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十一月,「中國文學史選例跋」。
民國五十二年(西元1963年) 57歲
四月,「史記今註」(第一冊)一書,由中華叢書委員會出版。
七月,「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三卷)一書,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列為該所專刊之四十九。
十二月,「論國風非民間歌謠的本來面目」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四本。後收入「書傭論學集」。羅聯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轉載。
民國五十三年(西元1964年) 58歲
三月,撰「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序」。
四月,「孟子七篇的編者和孟子外書的真偽問題」一文,載孔孟學報第七期。
六月,「甲骨文資料對於書本文獻之糾正與補闕」一文,載大陸雜誌第二十八卷十一期。
八月,「宋人疑經的風氣」一文,載大陸雜誌第二十九卷三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九月,「論禹貢著成的時代」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五本。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古籍導讀」一書,是月由臺灣開明書店出版。
十月,「王獻唐先生事略」一文,載大陸雜誌第二十九卷八期。「談談甲骨文」一文,是月五日載新生報第五版。
十二月,「甲骨文簡介」一文,載中美月刊第九卷十二期。五十四年十二月新境界第一期轉載。
民國五十四年(西元1965年) 59歲
二月,「寫本、稿本、和校本」一文,載於自由談第十六卷二期。是年三月中美月刊第十卷三期轉載。
四月,撰「甲骨文字集釋序」。
七月,撰有「周易卦爻辭釋義序」及「毋忘在莒」二文。
八月,「跋李棪齋先生綴合的兩版『用侯屯』牛骨卜辭」一文,載大陸雜誌第三十一卷三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九月,「讀周書世俘篇」一文,載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十一月,「史記殷本紀及其他紀錄中所載殷商時代的史事」一文,載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十四期。
民國五十五年(西元1966年) 60歲
八月,「幽靜的普林斯頓高深研究所」一文,是月二十八日載中央日報第九版。
十二月,「說乘石」一文,載清華學報新五卷二期。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國立中央圖書館的現狀與願望」一文,是月十八日載中央日報第二版。
「我的讀書經驗」一文,載臺大中文系新潮第十二期。茲篇為新潮社之訪問稿,由陳瑞庚記錄。
「由共匪焚書談到中央圖書館所藏的善本圖書」一文,載幼獅月刊第二十四卷六期。
民國五十六年(西元1967年) 61歲
一月,「北美洲的圖書館界」一文,載圖書月刊第一卷十期。是年十二月中國圖書學會會報第十九期轉載。
「楊振寧二三事」一文,是月二十日載大華晚報。
二月,「正中書局影印本宋朝大詔令集」一文,載新時代第七卷二期。
「古書的若干問題-文史研究叢談之一」一文,是月二十七日載中華日報第二版。三月五日香港時報轉載。
三月,「釋黹屯」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七本。後收入「書傭論學集」。
「瑚璉質疑」一文,是月載孔孟月刊第五卷七期。
「國立中央圖書館計劃中的幾件工作」一文,是月載教育與文化第三五一、三五二期合刊本。
四月,「臺灣現存的珍本圖書和重要學術資料」一文,載圖書館學刊第一期。
「普林斯頓大學所藏的中文圖書」一文,是二十四日載大華晚報。
「清初鼓詞俚曲序」一文。
五月,「一個錯字的關係」一文,載圖書館學報第八期。
六月,「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增訂本)出版,先生撰序,冠諸卷首。
「國立中央圖書館每週新到西文要籍簡介引言」一文,載是月十七日大華晚報。
「『感舊錄』序」「簡評高本漢的詩經注釋和英釋詩經」一文,是月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一卷一期。
九月,「舊雨樓藏漢石經殘字辨偽」一文,載書目季刊第二卷一期。
民國五十七年(西元1968年)62歲
一月,「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現況及其問題」(與張錦郎先生合著)一文,載社會教育研究一書。是書由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
二月,「國立中央圖書館主辦的臺灣公藏中文人文社會科學聯合目錄編輯工作」一文,載中國一周第九三○期。
四月,「關於孟子比……者的討論」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一卷四期。
五月,「童世綱主持下的葛思德圖書館」一文,載圖書館學報第九期。
六月,「東西周之際的詩篇所反映的民主及政治情況」一文,載臺大青年五七卷三期。
「甲骨學在日本」一文,載沈覲鼎等編「百年來中日關係論文集」。
七月,「產語的著者問題」一文,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二卷一期。是年十二月十四日國語日報書和人第九十九期轉載。
十一月,「晚清齊魯學者對於金石學方面的貢獻」一文,載春秋第九卷五期。
十二月,「山東方志選輯序」一文,載書目季刊第三卷一期。
民國五十八年(西元1969年) 63歲
二月,「文字形義的演變與古籍考訂的關係」一文,載自由談雜誌第二十卷二期。
三月,「胡適文存索引序」一文,載書目季刊第三卷三期。
「探討殷代文化的重要史料-甲骨文」一文,是月載教育部文化局印行之中華文化之特質論叢。
「書傭論學集」一書,由臺灣開明書店印行。
四月,「先秦漢魏易例述評」一書,由臺灣學生書局印行。
八月,「梅涇老農撫梅道人墨竹卷題記」一文。
九月,「尚書今註今譯」一書,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
十一月,「甲骨文的發現、傳播及其對學術的貢獻」一文,載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二卷二期。
十二月,「普林斯頓大學所藏中文善本書辨疑」一文,載圖書館學報第十期。
主編「明代史籍彙刊初輯」,是月由臺北學生書局印行。
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 64歲
三月,「論語公山弗擾章辨證」一文,載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五集。
「國立中央圖書館長定遠包君墓碑銘」一文。本文為先生為包遵彭先生所撰之墓碑銘。
十二月,主編「明代史籍彙刊第二輯」,由臺北學生書局印行。
民國六十年(西元1971年) 65歲
三月,從「目錄學的立場看中國古書的一些問題」一文,載新嘉坡出版之心社季刊第三卷三期,四月二十六日南洋商報,星州日報各有轉載。要目有:一、圖書的真偽問題;二、圖書著成的時代問題;三、圖書版本的優劣問題;四、結論。
五月,主編「雜著秘笈叢刊」,由臺北學生書局印行。十二月,「西周史事概述」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二本。
「兕觥問題重探」一文,是月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三本。
「鼓勵國學輸出」一文,是月九日載聯合報副刊。
「先秦說詩的風尚和漢儒以詩教說詩的迂曲」一文,載南洋大學學報第五期。羅聯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轉載。
「傅孟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祭」,是月二十四、五日載中央日報副刊。蔡尚思編「長眠傅園下的巨漢」轉載。
民國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 66歲
三月,「故立法委員漢三李公墓碑」一文,本文為先生為李漢三先生所撰之墓碑文。
五月,「以古文字推證尚書囗字及糾正前人誤解舉例」一文,載孔孟月刊第十卷九期。
六月,「影印『古今釋疑』後記」一文,載書目季刊第六卷三、四期合刊本。
「文物資料和圖書資料的相互關係」一文,是月載南洋大學李光前文物館文物彙刊創刊號。
「經籍中常被忽略的年世問題」一文,載東吳大學中文季刊八卷四期。
八月,「孔子的述與作」一文,載孔孟月刊第十卷十二期。
十月,「尚書與其作者」一文,載中央月刊第五卷一期。
十一月,「二戴記解題」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二期。茲篇要目有:一,禮記的內容和編者;二,禮記各篇著成的時代;三,大戴記現存的篇數;四,二戴記的關係;五,大戴記各篇著成的時代。 十二月,「參考古書要先辨明真偽」一文,載是月四日中華日報。
民國六十二年(西元1973年) 67歲
一月,「為讀書人省精力」,載書和人二百期紀念專刊。
三月,「有關周公問題之商討」一函,載東方雜誌第六卷九期。
五月,「經學簡述」一文,載東吳大學扶風第一期。
七月,「字義的演變和學術資料的解釋與鑑別」一文,載幼獅月刊第三十八卷一期。
八月,「從殷墟出土器物蠡測我國古代文化」一文,載孔孟月刊第十一卷十二期。
十月,「章太炎贈丁鼎丞先生詩卷後記」一文,載傳記文學第二十三卷四期。
民國六十三年(西元1974年) 68歲
一月,「關於所謂周公旦『踐作稱王』問題敬覆徐復觀先生」一文,載東方雜誌第七卷七期。
「毛共覆亡的導火線-排孔與尊秦」一文,是月載中央月刊第六卷三期。
八月,「周初文獻與孔子的中道和孝道學說」一文,載孔孟月刊第十二卷十二期。
十月,「漫談本國文史研究」一文,載中央月刊第六卷十二期。後改名「關於本國文史研究工作的一些問題」,收入讀書與進修一書內,民國六十五年四月中央月刊社印行。
十一月,「治學的兩大課題」一文,載慧炬月刊第一二八期。
民國六十四年(西元1975年) 69歲
一月,「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一書,由臺灣藝文印書館印行。
二月,「元祐元年宋朝向高麗訪求佚書問題」一文,載東方雜誌第八卷八期。
四月,「清儒經說甎義叢輯序」一文。
五月,「聊齋全集選注序」一文。
六月,「先秦史的史料問題」一文,載史系通訊第四期。茲編為先生之演講稿,由李德璽記錄。
山東文獻發刊詞一文,是月二十日載山東文獻創刊號卷首。
七月,「讀陶希聖先生『李斯始發明篆書』」,是月二十七日載中央日報十一版,以筆名『尺蠖』發表。
「故立法委員聊城杜公墓碑」一文。本文為先生為杜光塤先生所撰之墓碑文。
八月,「民俗與經義」一文,載孔孟月刊第十三卷十二期。
九月,「談竹書紀年」一文,載書目季刊第九卷二期。
「張懷瓘原名『張懷素』說質疑」一文,是月三日載聯合報十二版。以「尺蠖」筆名發表。
「孔子教學的典範」一文,載九月二十九日臺灣新生報三版;又載十月份孔孟月刊第十四卷二期。
民國六十五年(西元1976年) 70歲
二月,「明清未刊稿彙編弁言」一文。載六十六年二月幼獅學誌第十四卷一期。
三月,「亥學和漢學中心」一文,是月四日載聯合報十二版。
四月,「推衍與附會。--先秦兩漢說易的風尚舉例」一文,載中央研究院出版總統
蔣公逝世周年紀念論文集。「向湖老人手跡題記」一文。
五月,「關於漢學研究中心的兩個問題」一文,是月十九日載於中華日報副刊。
六月,「曲阜的聖跡」一文,載山東文獻第二卷一期。
七月,「明清未刊稿彙編初輯 」(與劉兆祐同編)一書,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印行。
「經義新解舉例」一文,是月載孔孟月刊第十四卷十一期。所舉五例為一、周易載鬼之車;二、尚書寧王,寧武,寧考,前寧人;三、詩經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四、禮記麋角解;五、左傳肉袒牽羊。
「孔子的忠恕之道」一文,是月載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九卷七期。
十月,撰「東南亞史研究論集序」一文。
「諸葛亮的管理哲學與藝術序」一文。
十一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工作重點及珍藏資料」一文,載幼獅學誌第十三卷一期。
十二月,「傳述史料中常見的幾種現象」一文,載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
民國六十六年(西元1977年) 71歲
三月,「載書播遷記」(下)載山東文獻第二卷四期。
七月,「童世綱先生退休了」一文,是月十四日載聯合報,是年十月湖北文獻第四十五期轉載。
「北美各大學所藏的中文圖書和著名的漢學家」一文,是月二十九日載中央日報。國語日報書和人第三二一期轉載。
八月,「學博識卓的沈剛伯先生」一文,是月十二日載中央日報。
「在紐約世界博覽會期間毛共對美政府的誣蔑」一文,是月二十三日載聯合報。
十二月,「讀書與治學的歷程」一文,載幼獅月刊第四十六卷六期。
「關於『九二二水災與中央研究院史料文物的損失』敬覆沈雲龍先生」一文,載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中華雜誌一七二期,此為先生答之文。
民國六十七年(西元1978年) 72歲
一月,「我國管理哲學與藝術之演進和發展序」一文。
三月,「中學生活片段的回憶」一文,是月十五日載聯合報副刊。
「如是我聞-關於經書的幾個小問題」,是月十三日載中華日報十一版。
六月,「說詩經之雅」一文,載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年紀念文集。
民國六十八年(西元1979年) 73歲
二月,十六日凌晨五時,先生因肺癌病逝國立臺灣大學附屬醫院。
十月,「中華傳統的理想」一文,載「中美理想比較研究會議論文集」,是書由中央研究院出版。
民國六十九年(西元1980年)
十二月,「董作賓先生對於甲骨文之貢獻」一文,載中原文獻第十二卷十二期。
「屈萬里先生手批老子」,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一本第四分。
民國七十年(西元1981年)
十一月,「個人行為的基本準據-忠恕」,收入「倫理與道德的理論與實踐」一書內,是書由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出版。
另有「孔子對國際關係的主張」,「故總統 蔣公對於圖書文物的維護」,「論孟今詮序三文,僅見手稿,著作日期及發表之處所,一時莫考。「回憶傅先生在臺大的往事」一文,收入蔡尚思編「長眠傅園下的巨漢」(臺北市,故鄉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三月),未註明原發表之刊物,日期。以上四文,暫無法繫年。謹附於此,以備將來補訂。
先生既卒,門生故舊等成立「屈萬里先生遺著整理小組」,編纂先生全集,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發行。於整理先生遺篋時,發現未刊行之遺書多種,正分別整理印行中,其書目有:
「先秦文史資料考辨」
「周易集釋初稿」
「讀易三種」
「尚書集釋」
尚書異文彙錄」
「詩經詮釋」
「讀老箚記」
「風謠選」
「屈萬里先生文存」
民國七十四年(西元1985年)
二月,「屈萬里先生全集」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共二十二冊,其目為:
「周易集釋初稿」
「學易箚記」
「周易批注」(以上合為第一冊)
「尚書集釋」(第二冊)
尚書異文彙錄」(第三冊)
「先秦文史資料考辨」(第四冊)
「詩經詮釋」(第五冊)
「殷墟文字甲編考釋」(第六、七冊)
「先秦漢魏易例述評」(第八冊)
「尚書今注今釋」(第九冊)
「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第十冊)
「漢經石周易殘字集證」(第十一冊)
「古籍導讀」(第十二冊)
「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第十三冊)
「書傭論學集」(第十四冊)
「漢魏石經殘字」(第十五冊)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稿」(第十六冊)
「屈萬里先生文存」(第十七-二十二冊)
版權所有 © FU SSU NIEN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