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名逢源,字南都,一字芳園,臺南人,祖籍福建南安。 父陳挺,母葉薏。
童年時期
- 清光緒十八年(西元1893年)1歲
十月二十五日,先生生於臺南陳家祖宅。
- 清光緒二十五年(西元1899年)7歲
從王鍾山先生習蒙經四書。
- 清光緒二十七年 (西元1901年)9歲
入臺南第一公學。
少年時期
- 清光緒三十三年(西元1907年)15歲
入臺北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除修中等課程外,兼研古詩文,先生之國學造詣乃植於此。
青年時期
- 清宣統三年(西元1911年)19歲
畢業於臺北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任職於三井洋行,從事進出口貿易,餘閒續攻國文,尤酷嗜舊詩。
- 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28歲
先生辭去三井職務,攜眷赴日遊覽。
- 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30歲
先生旋赴大陸,遍歷上海、南通、蘇州、鎮江、南京、杭州各地,飽覽江南風物。回臺以後組織臺灣文化協會,提倡民權。創辦臺灣週刊及臺灣民報。
壯年時期
- 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33歲
日政府藉治安警察法,逮捕臺灣議會會期成同盟會員及其後援者百餘人,先生亦被補入獄,限囹圄三月餘。
- 民國十八年(西元1929年)37歲
加入林獻堂,陳炘諸氏組織之大東信託
與羅萬俥、吳三連、林呈祿諸氏創辦臺灣新民報,任經濟部長,以獨立自主之言論,提出改革主張。
而後,中日戰爭起,先生三赴大陸,經東南、東北各地及韓國平壤、漢城、釜山,由日返臺,目擊日軍佔領區情形。
太平洋戰爭起,日人箝制臺民之思想行動更劇,臺灣個民營報紙悉被沒收。
先生感於記者生涯已無意義,乃受任為臺灣信託公司經理。以迄今茲,均專先致力於金融及工商事業,如華南銀行臺北區合會儲蓄、臺灣鍊鋼、新臺灣農業機械諸公司之創立,皆其董督。
並先後出任臺灣議會期成同盟理事、中日文化經濟協會理事、中華民國國貨館理事、臺灣區鋼鐵公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金融協會理事長等職,其間曾任兩任省議員。
晚年時期
- 民國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80歲
其夫人逝世。
※ 參考資料來源:
1. 陳逢源先生哀榮錄. -- [ 臺北市 : 陳逢源先生治喪委員會 ] , [ 民 71 ]
2. 亦儒亦商亦風流:陳逢源【 一八九三- 至 一九八二 】. -- 臺北市 : 謝國興, 民 91
版權所有 © FU SSU NIEN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