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 日期 | 活動 |
---|---|---|
一 | 5 |
中央大學副教授黃菊芳女士帶領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學生共十一人參訪。 |
二 | 2 | 本所歷史研習營學員共四十二人參訪。 |
三 | 14 |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史經營組組長黃靖斐女士及組員二人參訪。 |
五 | 7 | 考古學家劉茂源先生家屬轉贈其藏書予本院共974種、1,391冊(本所為644種、786冊,近史所276種、405冊,文哲所17種、135冊,聯圖35種、47冊,民族所2種、18冊)。 |
31 | 本館助理陳典君先生受訪專文「住在文化記憶裡的人—傅圖、修復與陳典君」刊載於《幼獅文藝》vol.773(2018-05月號)。 |
|
七 | 12 | 本所文物陳列館實習生五人參訪。 |
八 | 9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田安(Anna M. Shields)女士參訪。 |
九 | 21 | 本館編審林妙樺女士、機構典藏計畫助理陳秀華女士受邀代表本院參與「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研討會暨NTU Scholars發表會」,並分享建置全院機構典藏之相關經驗。 |
十 | 3 | 本館配合九十周年所慶籌劃「羣碧樓藏書特展」(展出期間:10/3~12/30),並同步出版《羣碧樓藏書特展》專書一冊。 |
文哲所圖書館主任林義娥女士等二人參訪。 |
||
27 | 107年院區開放日,本館舉辦活動如下: * 閱覽室、普通書庫開放參觀,由流通組同仁定時導覽;傅斯年紀念室開放參觀,展示傅先生私人文物、文書手稿、生平照片等,引領參觀者瞭解其一生多面的重要性;搭配舉辦「話說古書」與「羣碧樓藏書特展」學習單有獎徵答活動,民眾看完於紀念室內撥放之「話說古書」影片,正確回答學習單上的問題,可獲贈紀念品乙份,藉此鼓勵民眾學習古籍裝幀相關知識;另外若再至文物陳列館參觀「羣碧樓藏書特展」後,正確回答學習單之問題,可再獲贈紀念品乙份,藉此鼓勵民眾參觀並認識本館收藏之羣碧樓藏書。以上各活動合計超過2000人次參加。 * 珍藏組同仁於閱覽室舉辦「拓印與托裱:傳統工藝技術體驗」活動, 由工作人員進行解說教學,從旁協助民眾實際操作瓦當拓印及托裱,而沒報到名的民眾也可於現場聆聽解說及觀看影片後,自行DIY。本活動盼藉由民眾實際操作拓印與托裱這兩項技藝,推廣傳統工藝之美。以上活動超過200人次參加。 * 數典組同仁於文物陳列館地下一樓舉辦「印賞成趣,數位學習」活動,以館藏善本與拓片上的印記為主題,製作精美的印記大骰子,民眾擲骰子後,正確指出相對應的「印文」,並在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整合系統中檢索「印主」及「館藏鈐印處」。藉由印文的辨識及資料庫的使用,讓民眾瞭解傅圖館藏的特色,並且推廣資料庫的重要性及便利性。另外,活動也準備了幼兒及樂齡組的關卡,透過趣味遊戲得以欣賞古人印記的藝術成就。以上活動超過2,800人次參加。 |
|
十一 | 2 | 佛光大學教授張寶三先生、鄭州大學副教授魏濤先生帶領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鄭州大學人文專班學生共三十人參訪。 |
5 | 本館助理陳家君女士至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進行十天業務交流與參訪。 | |
13 |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系學生六人參訪。 | |
28 |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孝遷先生及王東先生參訪。 | |
十二 | 11 | 劉茂源先生家屬九人到院參觀其捐贈圖書暨文物活動。 |
17 | 上海圖書館館員陳雷先生、汪政先生參訪。 | |
22 |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潘鳳娟女士帶領東亞學系學生七人參訪。 |